大道薪火
侯京健
张博
1924年的春天,毛泽东来到了上海,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重要职务。他活跃在工人运动的前线,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和部署,为工人们的权益争取到了不少利益。然而,随着共产党员逐渐受到国民党右派势力的排斥与打压,摩擦斗争不断升级。为了更好地研究革命理论并寻找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,毛泽东选择回湖南休养身体。1927年4月12日,蒋介石发动了“四·一二”反革命政变,导致国共合作破裂。面对国民党的围剿,苏区的红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在这一艰难时刻,毛泽东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研,并撰写了《寻乌调查》等重要文章。这些文章不仅为后续的治国理政提供了理论指导,更为苏区经济的发展和反围剿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尽管在此过程中,党内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,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失利,许多革命者为此付出了生命。但毛泽东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,在长征中不断摸索并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。1935年1月,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。从此以后,中国共产党在历史洪流中挺立潮头,屹立不倒,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。这次会议不仅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,更为整个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。从那时起,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,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,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与实践创新。1945年的中共七大更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,中国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目标,迎来了崭新的时代。